首頁 文章內容

大容量可攜式儲存時代來臨 
八款外接式硬碟選購心得

文.圖/ID100
對於習慣在網路上下載一些MP3音樂、多媒體影片檔案的使用者,或者是千萬畫素以上數位相機(或高畫質數位攝影機)的高檔玩家,當您常常需要將一大堆資料、檔案帶來帶去,或是偶而想要與三五好友分享精彩的圖片、音樂、影片等,那麼大容量的外接式硬碟,自然也是您需要的便利工具之一。
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,現在個人電腦的運作效能可說是突飛猛進,而在硬碟的儲存容量上近幾年來則是呈現倍速成長,雖然說硬碟本身的傳輸效能在這一、兩年間,並沒有很大幅度的改變,不過主流硬碟儲存容量的增加,從兩、三年前是以幾百GB來計算,到現在已經是到幾TB的程度,而且更重要的是,這些「超大」容量硬碟的價格也越來越便宜,現在只要花個2、3千元,就能夠買到TB容量的(3.5吋內接式)硬碟。

硬碟(內接式)容量的增加自然也帶動外接式硬碟市場的蓬勃發展,特別是習慣在網路上下載一些MP3音樂、多媒體影片檔案的使用者,或者是千萬畫素以上數位相機(或高畫質數位攝影機)的高檔玩家,當您常常需要將一大堆資料、檔案帶來帶去,或是偶而想要與三五好友分享精彩的圖片、音樂、影片等,那麼大容量的外接式硬碟自然也是您需要的便利工具之一。

USB 2.0 vs USB 3.0

外接式硬碟的主流傳輸介面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使用USB 2.0,除了使用方便(PC與MAC都可以支援)的因素之外,USB 2.0的資料傳輸速度在以前也還算不錯;不過到了現在以TB來計算的硬碟容量,USB 2.0的理論傳輸速度480Mbps(實際上大約只有30~40MB/s)已經漸漸無法應付,當您從個人電腦複製上百GB的資料到USB 2.0外接式硬碟上的時候,卻要等個半小時、甚至是超過一小時的時間,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等得不耐煩。

大約在去年開始,電腦市場上開始出現USB 3.0的產品,不過大多是主機板上面內建USB 3.0功能、或是USB 3.0介面卡之類的產品,而且由於當時USB 3.0才剛出現不久,所以USB 3.0的相關產品價格通常都比較高一些。今年市場上的USB 3.0產品不但漸漸增多,而且普遍來看,價格也有比較平民化的趨勢;不過如果您原本使用的電腦並沒有內建USB 3.0功能,卻想要使用USB 3.0的話,那麼您就必須要為電腦另外添購具備USB 3.0功能的介面卡來安裝才行。

就規格上來說,USB 3.0理論上的資料傳輸速率是USB 2.0的十倍之多,而以往常見「外接式硬碟受限於USB 2.0傳輸介面而無法發揮全部的傳輸效能」的問題,在USB 3.0上也可以充分獲得解放。

為了方便使用者辨識,USB 3.0不論是連接埠或是USB傳輸線上面的接頭,通常都是以藍色來與原本的USB 2.0連接埠或接頭(黑色)做區別;不過由於USB傳輸介面的規格制訂都是採用向上相容,因此除了USB裝置本身的USB連接插座,可能會因為每一家廠商所採用的規格而有所不同之外,與電腦的USB連接埠連接的「接頭」外觀則都是長的差不多,也就是說,使用者不必擔心「USB 2.0或USB 3.0的裝置能不能在USB 3.0或USB 2.0的電腦上使用」的問題。當然,如果想要發揮USB 3.0裝置的全部傳輸效能的話,那還是得安裝在支援USB 3.0功能的電腦上才行!

 大容量外接式硬碟選購建議

外接式硬碟的選購其實跟安裝在電腦內部的(內接式)硬碟有點不太一樣,因為硬碟的價值最重要是在內部儲存的資料,尤其外接式硬碟通常都會被使用者帶著走,所以外接式硬碟比起一般的(內接式)硬碟,更需要注重硬碟本身的安全防護問題。此外,外接式硬碟有沒有內附方便使用的備份軟體或是資料加密軟體等,也是相當重要的,特別是對於常常需要將資料帶來帶去的商務人士,相形之下,有提供備份軟體與資料加密軟體的外接式硬碟產品,會是比較好的選擇。

<圖>07  外接式硬碟需要更注重硬碟本身的安全防護問題

對於外接式硬碟的選購,一般比較不建議使用單位容量價格比的方式來做評斷,特別是大容量的外接式硬碟產品,因為一旦「硬碟」掛掉了,您損失的可能是經年累月、精心蒐集、製作的龐大智慧財產,所以選擇一款具有良好安全防護設計、提供備份軟體與資料加密軟體的知名品牌外接式硬碟產品,或許會多花您一些採購預算,但是換來的卻是更安心的資料儲存保障,一得一失之間,相信聰明的您應該可以做出最正確的抉擇。

測試說明

本次蒐集了市面上8家知名品牌的8款大容量外接式硬碟,USB 2.0與USB 3.0都有,容量最大達到1TB,然後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、HD Tune Pro以及CrystalDisk Mark等三款知名的測試軟體來進行測試,測試的時候USB 2.0與USB 3.0的外接式硬碟是各自安裝在主機板相對應的USB 2.0與USB 3.0連接埠上面,藉此讓大家可以體會一下USB 2.0外接式硬碟「受到限制」的傳輸效能,以及USB 3.0外接式硬碟全面解放的「硬碟傳輸效能」。

測試平台列表
CPU AMD Athlon II X3 440
主機板 技嘉GA-890GPA-UD3H
顯示卡 ATI Radeon HD4290
記憶體 威剛DDR3-1333 2GB *2
硬碟 WD WD1001FALS 1TB
作業系統Windows 7旗艦版

上一篇:【vol.17】2010年7月【DIY專欄】ASUS EAH4850 CUcore TOP/2DI/1GD3顯卡試用報告

下一篇:【vol.18】2010年8月【每月焦點】八款外接式硬碟選購心得-下